在京津冀区域内,有一趟开行时间最早、运行里程最长的列车,50余年为三地百姓出行提供便利

  7月17日10时42分,从石家庄开往秦皇岛的K7714次列车驶出石家庄站。 河北日报记者 方素菊摄

  在京津冀区域内,有一趟城际环形列车,石家庄至秦皇岛间,它是K7713/4/5/6次,邯郸至秦皇岛之间,它又变成了K7725/6/7/8次。

  这是京津冀区域内开行时间最早、运行里程最长的列车,1968年开行,全程运行3988公里,途经北京、天津,以及河北省四分之三的设区市城市,一路经过69个火车站,曾是我省铁路交通战线的主力军。

  如今,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,普速列车似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,然而这趟列车,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再次焕发新的活力。

  7月17日10时42分,从石家庄开往秦皇岛的K7714次列车缓缓驶出石家庄站,这趟带有时代印记的绿皮车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出发。

  “小朋友注意安全,坐在上铺不要打闹嬉戏。”“大爷,我来帮您把行李放行李架上。”列车上,陈建章时刻不忘提醒和帮助旅客。

  陈建章是该趟列车的列车长,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值乘该趟列车,30多年来,他与列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,视列车上的每一位旅客为家人,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。

  干净整洁的车厢内,几乎坐满了旅客。对于这一点,陈建章特别骄傲:“疫情期间,我们这趟车一次也没有停,列车的上座率相比同期也没下降太多。”

  在陈建章看来,这一种原因是由于三地旅客出行的需求旺盛,另一方面也是因旅客对这趟车的信任和认可。

  1968年,北京铁路局在邯郸、北京、天津、秦皇岛之间开行了一趟绿皮旅客列车。当时,这趟车是三地人们探亲、出差等的主要交通工具,是交通“先行官”。

  50余年来,不管时代如何变化,这趟绿皮车依旧穿梭在这条线路铁路沿线的京津冀城市之间,为三地旅客出行提供便利。

  张女士一家是这趟列车的常客,她和儿子在石家庄生活,丈夫在北京工作,一到周末不是她和儿子坐这趟车到北京去,就是丈夫坐这趟车回石家庄。这一次,她带着8岁的儿子到北京接上丈夫后,全家去秦皇岛旅游,过几天还要坐这趟车回石家庄。张女士认为,这趟车经济实惠,尤其是从秦皇岛回来时,在车上睡一晚上就到家了,既节约了时间,又节省了住宾馆的花费。

  尽管已是炎炎夏日,但车厢内温度凉爽宜人,坐在里面倍感舒适。然而,这样的场景在四五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。

  陈建章介绍,那时候火车是大多数老百姓出行的选择,但是由于车少人多,旅客和行李都挤在车厢里,挪不开步。一到夏天,车里更是闷热难耐,虽然有电扇,但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。车速也没有现在快,从石家庄到秦皇岛,一趟下来需要一天一夜。

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这趟列车工作速度慢慢的变快,车型也在一直更新,从最早需要烧煤的“绿皮车”到25K型双层空调列车,再到新空调25G型列车,旅客的舒适感越来越高。

  50余年来,这趟列车不仅见证了铁路的发展进步,还见证了经济的发展以及我们正常的生活的变迁。

 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,高速公路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,汽车还未普及,秦皇岛、唐山、廊坊等地的人们出差、探亲,以及学生上学不能离开这趟车。90年代中期以后,旅游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。1996年6月,这趟列车又改成了旅游列车,旅游流成为当时的主要客流之一。2000年以后,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完备以及高铁的出现,这趟列车上的商务人群被分流,主要以学生流、旅游流、探亲流为主。

  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,京津冀三地旅客交往更加密切。在2016年5月15日铁路调图后,该绿皮车以城际环形列车形式运行,由邯郸至秦皇岛之间的K7725/6/7/8次及石家庄至秦皇岛间的K7713/4/5/6次组成三进秦皇岛的普速环形列车。

  如今,在京津冀大地上,高铁交通网不断加密,人们的生产生活更方便快捷。但是这趟普速列车,依旧行使着它的使命。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动,三地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,区域内的大学越建越多,工人务工、大学生上学、商贩进货、亲友探亲,有不少人需要乘坐这趟车。

  这是该列车为旅客提供的服务之一,该列车根据暑运特点和旅客需求,推出了“育婴室”“手机充电”“宾馆预订延伸”等10项特色服务,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。

  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,是这趟列车的光荣传统。50余年里,这趟绿皮车里先后走出了11位劳动模范,这趟车因此也被称为劳模“孵化器”。翻看那些发黄的老照片,从黑白变成彩色,记录了该趟列车的乘务员们为旅客服务的每个瞬间。

  “红旗姑娘”鹿春燕,是这趟车上的第一位劳模,她创造的“四心三主动”服务法,经过铁路部门进一步整理后,被提炼成“三要四心五主动”,至今还是铁路客运职工的行为准则;运用矛盾论、实践论研究旅客心理,开展针对性服务的党兰琴,在上世纪60年代广为客运职工学习;“塑形象、业务精”的焦建华在2000年被评为“全国劳动模范”,她所创造的“六主动”服务法一直是石家庄客运段服务标准的基础……

  看着自己手下日益年轻的乘务团队,陈建章这位“老车长”从没有降低要求,反倒是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,时刻要求大家不断创新。

  崔雪是这趟列车上的一名年轻列车员,自参加工作以来就在这趟绿皮车上出乘,她也曾羡慕高铁乘务员好看的制服、不一样的出乘环境,但当她了解这趟车的历史、聆听前辈的讲述后,她深受触动,毫不犹豫地在绿皮车上“扎了根”。

  “其实在刚上班时,对这种精神并没有很特别的感觉。”崔雪表示,但是时间久了,沉浸在这个环境中,这种精神就仿佛在引领着大家前进,鼓励着大家往更高的方向走。“所以我们天天都会面带微笑服务旅客,想旅客所想、急旅客所急,只为让旅客满意。”

电话咨询
产品中心
在线订购
QQ客服